书法学习一定要刻苦临摹吗
转载:灼见名家    发布时间:2019年7月18日




 




 

现在很多人教书法,临摹是必须阶段。摹是初阶,临是进阶。摹一段时日,就要临了。要临多久,因人而异,也因理想而异。没有书法名家不是刻苦临写前人碑帖的,而且不是一家,而是遍临各家。

 

学习书法有几个阶段:一、对书法工具有基本的认识;二、掌握正确的执笔手法,能稳定地写出横直线;三、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,能适当地写出点、横、竖、撇;四、描和摹──按印备的字例填上笔划及摹拟书写;五、临──对著名家作品自行模仿;六、不须倚赖别人作品而自己书写;七、熟练操作,随便能写出一幅像样作品;八、技巧圆熟并能建立个人风格,成为名家。


以上阶段,不同人有不同天资,走得几远,就看个人禀赋和造化。


一般学书者,能走到第六个阶段已算是差不多了,当然也有只停留在第五个阶段的。看过一些什么书法学会的师生联展之类,很多作品写得很精美和熟练,但一眼就看出是某个名品的写法:写《曹全》就似《曹全》,写《礼器》就似《礼器》;也有些用颜真卿或柳公权笔法写出些唐诗宋词或格言等,这些都不能脱出某个风格,即使写得多好,都是别人的东西,不能算是自己的作品。


已故书法家启功生前名气大,书法作品值钱。试过有一次有人拿着一幅「启功」作品问启老,问他是否出自他手笔。启功经过细心鉴证,笑说这不是他写的,但写得比他自己写的还好。写得好,甚至比原创者还要好,但却不会是珍贵的东西。


艺术家是寂寞的


现在很多人教书法,临摹是必须阶段。摹是初阶,临是进阶。摹一段时日,就要临了。要临多久,因人而异,也因理想而异。没有书法名家不是刻苦临写前人碑帖的,而且不是一家,而是遍临各家。明代书法家王铎喜爱二王,据说他临王羲之作品,一个碑帖就有过千的次数。这是在参考名家写法,汲取箇中养分,去建立个人风格的预备过程。到了个人风格真的建立,人们一看就知这是王铎,不会是王羲之。假如只停留在「王羲之」,就不会珍贵了。


名家的道路往往就是这样走,所以艺术家是寂寞的,不寂寞,不能花极多的时间吸收前人作品的精华,去建立个人风格。但你既不是名家,没有做名家的条件,自己也不敢奢望这样,那就不应该走这样艰苦的路。


临摹别人的作品是很枯燥的,你追求形似,倒不如追求神似。神似不是一笔一划按所模仿对象写出来就可以的。可能你读碑帖,认真观赏不同作品的运笔和结构,不须专注一个字体的笔划,而能通观全幅作品的构图,所得启发可能更大。艺术作品是个人生活和思想的铸链过程,把前人优秀作品的精神配合个人生活和思想的历练,往往能开出一个创作的新境界。


很多人觉得中国书法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,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,篆隶行草楷不一而足,而且名家林立,真不知从何入手。认真去临摹前人名作,很多时连自己也被埋葬当中,而找不到出路,学艺而学到这样,那又何苦呢?如果你自信自己能基本掌握书法的基本笔法,对不同书体和书家都有些概略的认识,何不甩开碑帖,自己放胆创作,写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或词,投入当中境界,把文学和书法结合起来,对自己的精神启发或许更大──不是临摹了一大束宣纸就把它弃掉。百物腾贵,方今的书写纸张也是很贵的,不值得这样浪费金钱,也不环保。


现在已进入AI时代,书法「创作」也进入了机械人阶段。看过一些写书法(或者说「写字」更贴切)机器,你只要输入你的指令,产出的就是一幅作品,要颜体有颜体,要隶书有隶书,你不须池水尽墨,也不须皓首穷「帖」。但认真的,


但当然,进入科技年代,也要有科技年代的思维。书法创作其实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方法,不要常常幻想成为名家,参加很多个书法学会或举办过多个师生联展之类,都不保证你成名家。那倒不如洒脱些,想几时写就几时写,即使写完觉得只是涂鸦,不是创作,也不紧要,因为甘苦只有你自己知,你不是拿出来献世。

 


-end-
  • 书法学习一定要刻苦临摹吗

    所谓书法,就是书写之方法。....

    2019年07月18日
  • 丰子恺:美,就是剥去功利的赤子之心

    周恩来见到丰子恺第一面,说:“老画家,您的胡子真好看”。....

    2019年07月18日